第二期 “双高计划”:解锁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新路径

2025年11月20日 17:24:26 作者: 来源: 审核:

近期深入研读职业教育领域相关政策文件,2025年启动的第二期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(以下简称 “双高计划”),作为教育部、财政部联合推进的国家级职业教育发展战略,其对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的精准定位,为技能人才培养指明了新方向,引发笔者诸多思考。

一、核心突破:“产教融合”从理念落地实践,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

第二期“双高计划”的核心突破在于将“产教融合”从理念层面落到实践实处。政策明确提出“统筹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与市域产教联合体打造”的目标,推动企业从传统的“用人主体”转变为“育人主体”,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。以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为例,该校依托“双高计划”支持,联合地方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,企业技术骨干以导师身份参与课程设计与实践教学,将行业前沿技术与真实工程案例引入课堂。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王宇琛在毕业前便通过企业实操考核,实现从校园到岗位的“无缝衔接”。这种“专业设置对接产业需求、技能训练紧跟技术升级”的模式,有效破解了职业教育长期存在的“教用脱节”难题,让人才培养更具针对性与实用性。

二、务实举措:动态调整专业布局,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

政策的务实性还体现在专业设置的动态调整机制上“双高计划”要求职业院校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优化专业布局,山西全省职业院校据此已撤销437个与产业发展脱节的专业点,增设536个面向先进制造业、现代服务业及“一老一小”等民生领域的急需专业,使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布局更趋匹配。这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专业调整,避免了职业教育“闭门造车”的困境,确保人才培养始终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。

三、成长支撑:拓宽技能人才发展通道,提升职业尊严与发展信心

更值得关注的是,“双高计划”为技能人才成长搭建了更广阔的通道。政策明确提出“扩大中高职衔接、高职本科贯通培养规模”,同时推进“金专业、金课程、金基地”建设,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。如今,越来越多的职校学生可通过职业本科院校实现学历提升,加之“新八级工”制度对技能等级与薪酬待遇的衔接保障,技能人才的职业发展路径不断拓宽。山西药科职业学院依托政策支持设立非遗技艺大师工作室,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传承传统技艺,毕业时既能获取权威技能证书,又能明确职业发展方向,切实提升了技能人才的职业尊严与发展信心。

四、价值重塑:破解认知偏差与人才缺口,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

此前,社会对职业教育存在“次等教育”的认知偏差,而第二期“双高计划”通过制度设计,将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紧密绑定,既为企业输送了符合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,也为青年群体提供了“凭技能立身、靠本领发展”的机会。当前我国制造业领域仍存在约3000万技能人才缺口,“双高计划”推动下的职业教育,正逐步成为补齐人才短板、助力产业升级的“核心引擎”。相信随着政策的深入实施,职业教育将进一步发挥“以技赋能”的作用,帮助更多劳动者实现从“体力谋生”到“技术就业”的转变,为发展新质生产力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人才根基。


投稿丨建筑设计教研室

分享到:
Baidu
sogou