聚焦内涵建设、提升办学质效!这场专题讲座将为学校未来发展明确核心方向
2025年10月16日 15:06:20 作者: 来源:融媒体中心 审核:
2025年10月15日,由执行校长杨林主讲的“聚焦内涵建设、提升办学质效,推动学院内涵式高质量发展”专题讲座,在学术交流中心3018报告厅圆满举行。全校教职工齐聚一堂,共同聆听这场凝聚共识、启迪思路的专题讲座。

明确使命担当,把握职教发展新方向
杨校长深入剖析了新时代职业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。他指出,职业教育肩负着“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”的根本任务,要聚焦“五育并举”“三全育人”,培养能工巧匠、大国工匠;同时,应在科学研究、社会服务、文化传承和国际交流与合作中主动作为。面对生源结构变化、社会观念与人工智能技术迭代等挑战,学校要以“内涵式高质量发展”为核心路径,通过内部治理、队伍建设、产教融合、国际合作和数字赋能,实现多元发展、提质增效。

聚焦“五金”建设,夯实育人根基
杨校长重点阐释了“五金”建设的实践路径:
布局“金专业”:紧密对接四川省“15+N”重点产业链、“五区共兴”战略;精准匹配自贡市“4+3”产业体系,助推“工业强市”战略,构建“一体两翼三新”的专业发展格局。
解码“金课程”:重构“校企合作”到“产教共生”的生态;构建“即产即学、即研即练”的教学形态;推动课程内容从“理论导向”向“实践导向”转型;重塑“封闭课堂”到“职场教学”的生态;构建“教—学—评”一体化的育人生态。
引育“金师资”:从“引才”到“育才”,构建教师成长全链条;聚焦“双师型”教师核心能力建设;制定《“青蓝工程”项目实施办法》《“青苗工程”项目实施办法》;发挥优秀教师的传、帮、带作用;从“单兵作战”到“团队协同”;构建“高校教授+行业大师+企业导师”三位一体金字塔师资结构;实施“教学能力+科研贡献+社会服务”三维考核体系。
淬炼“金教材”:创新开发活页式、工作手册式、融媒体教材;构建“虚实共生”的教材新生态;让教材成为“产业的预演场”;教材建设从“知识传授”向“能力培养”转型。
熔铸“金基地”:打破传统学科体系教材模式,校行企协同从“单点突破”到“生态闭环”;虚拟仿真运用,从“技能训练”到“场景重构”,将职业道德、劳模精神、工匠精神、创新意识等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教材,体现新知识、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规范(“四新”),形式新颖、校企双元开发、符合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的优质教材。

强化角色定位,凝聚协同发展合力
杨校长强调,推动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,必须筑牢全员协同的“责任体系”,明确各岗位的“角色坐标”。他提出,领导干部则要树立“无功就是过”的担当意识,强化问题导向与系统思维,主动谋划、积极作为,切实发挥引领作用。为进一步明晰职责路径,杨校长还结合教务处处长和二级学院院长的具体职责,列举管理工作清单:教务处处长应统筹专业建设、课程改革与师资发展,牢牢把握产教融合根本方向;二级学院院长须聚焦“技能育人”核心使命,深化校企协同,将学生成长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。这些实例为全体教职工理清了工作脉络,增强了岗位责任的系统性与可操作性。

完善评价体系,引领可持续未来
杨校长指出:办学能力评价是学校发展的“诊断仪”与“指挥棒”。学校将对照“四川省高等职业学校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”,从专业建设、课程建设、教材建设、师资队伍建设、实习实训建设等维度全面发力,坚持“以评定向、以评促建、以评督改、提质增强”。目前,学校正积极完善制度体系,全力向“特色鲜明、质量一流”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目标迈进。

本场讲座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描绘了清晰蓝图,激发了全校师生的使命感与行动力。下一步,学校将紧紧围绕“五金”建设,系统推进内涵建设,把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、抓出实效,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多高技能人才,展现新时代职业院校的担当与作为!